公司森林工程专业开展别开生面的“线上实习”

发布时间:2021-09-03访问次数:0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关于做好高等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集团和学院关于本科实践类课程的总体安排土木院森林工程系结合专业特点和《综合认识实习》课程教学目标,积极探索疫情防控下的教学新形态,成功实施了“线上实习”,尽可能降低疫情对员工认识实习的影响,较好实现了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学质量不打折、实践环节不延误的目标。

2021年9月1日上午,我森林工程系王大明、赵曜、杜浩3位教师与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桥隧二处杜亚江处长(公司1993届员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国浩和项目总工郭佳嘉一起在仙新路过江通道(南京长江六桥)南锚碇和乌龙山隧道施工现场当起了主播,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2020级森林工程专业同学相聚云端,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线上实习”活动。


杜亚江处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仙新路过江通道的概况:仙新路过江通道全长约13.17公里,其中主线桥长约11810.5米、隧道长约241米、道路长约118.5米。跨江大桥采用主跨为1760的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在同类型桥梁中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考虑到仙新路悬索桥超大跨度、结构相对轻柔、阻尼比相对较小的特点,该项目开展了超大跨度悬索桥涡振性能研究。此外研发新型2100MPa级超高强度钢丝主缆,预计节约工程造价8000万元左右



中交二航局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A3标项目经理部郭佳嘉总工对南锚碇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南锚碇作为大桥的重要受力结构,如同力压千金的秤砣,是拉起1760米悬索桥的关键。大桥南锚碇采用地下连续墙基础,外径65米,最大深度63米。锚碇基坑开挖深度57米。南锚碇地下连续墙完成后,将起到防水和抵御土侧压力的作用,为后续锚碇基坑开挖作业及基础施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南锚碇底板浇筑施工中采用塔吊加导管、配合混凝土泵车施工的新工艺,实现了底板混凝土的快速、灵活浇筑,避免了大量临时结构的施工,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也缩短了施工工期。


直播过程中,老师、专家与同学们不仅探讨了悬索桥施工、基坑开挖等技术问题,专家们用自身经历向同学们宣讲基建报国的情怀,鼓励同学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同学们在线学习热情高涨,在直播平台纷纷表示此次“线上实习加深了他们对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工艺的了解和认识,坚定了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很多同学在当天的实习日记写到“要努力学习、将来投身工程建设事业目标和志向。


《综合认识实习》是公司本科生培养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森林工程系教师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校内外公司产品资源,把课堂从教室延伸至网络平台,极大地激发青年员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公司其他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

 

(供稿:赵曜、杜浩 编辑:吕明磊)